close

使用line的隱私問題

 

智慧型手機的新起,越來越多人使越社群網站聯絡溝通,其中line更是被廣泛使用的通訊app,在台灣市場有超過1700萬用戶,在LINE的全球市場用戶數中僅次於日本、泰國排在第三位,然而LINE的使用效率就越來越高,商機更可以說是無可限量,使他不斷的推陳出新,接連推出了好幾款相關遊戲,然而登錄的個資以及通訊內容的隱私問題,就成了行動通訊時代必須面對的一大課題之一。

 

廣大客群的LINE難免成為他人竊取個資隱私的對象。其個案有20137月間驚傳日本LINE伺服器遭他人非法存取,造成個資外流的風險,也曾傳出有人在夜市假借擺攤賣LINE貼圖來蒐集民眾的ID,此亦有個資遭不法利用的危險性。 至於LINE的對話內容,是否有可能被他人監察?能沒有確切的保障。我國於去年10月開始施行的個資法對於公務機關與非公務機關蒐集、處理及利用個資提供行為準則,且要求建置安全措施以防範個資外洩,更提供民眾各種行政、民事以及刑事的救濟管道;另有憲法、刑法、電信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法律保障人民隱私及秘密通訊的自由。

 

使用LINE時是否第三人也參與其中? 利用LINE監察通訊的合法性

 

實務上,檢調機關如要偵辦犯罪,必須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向法院申請監聽票,再透過電信業者的協助在機房掛線側錄,通常是將通訊內容錄到光碟片中,再由專門人員聽光碟後製作監聽譯文。然而,為避免犯罪被監聽,越來越多罪犯使用LINE及其他通訊軟體作為聯絡管道。那麼到底LINE及其他通訊軟體是否如無法監聽?便更令人疑惑了,據報導,刑事局通訊監察中心已於20139月間公告招標「行動App通訊軟體監察技術實驗平臺建置暨驗證計畫」採購案,初步規劃是取得監聽票後到電信業者機房側錄監聽對象的App資料,再透過解密方式還原,但如果通訊軟體進行更新而採取新的一套加密演算法,就必須再重新破解,其技術上有難度,並不被看好。但即使LINE的通訊內容可以被第三人監察,還是必須依法聲請通訊監察書才能進行。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條之規定,對人民秘密通訊進行通訊監察,須為確保國家安全、維持社會秩序所必要之目的,不得逾越所欲達成目的之必要限度,且應以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另依同法第5條規定,通訊監察書係由法院依檢調單位之聲請所核發,需有事實足認犯罪嫌疑人有法定列舉之重罪嫌疑,並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秩序情節重大,而有相當理由可信其通訊內容與本案有關,且不能或難以其他方法蒐集或調查證據者,方得核發通訊監察書。然而實務運作上卻常發生監聽票遭檢調機構浮濫聲請、法官未確實審查等的情形。

 

更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機關為偵查犯罪,常會發函給網路服務業者要求提供特定帳號所有人的相關資訊與帳戶內容。由於網路服務業者已事先與客戶以契約約定其得依政府機關之要求而提供客戶資訊,且為避免麻煩,多會配合提供。其實,網路服務業者可以嚴正地以個資法與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作擋箭牌,而非來函照辦,以維護客戶權益並確保企業商譽。

 

因此在LINE上面的個資與隱私如果被盯上了,就賴也賴不掉了!與其要求政府與業者把關,自己才是個人權益的最佳守衛者!

 

若用戶認定 Line 就是侵犯個人隱私,現行法規對此類軟體應用服務有規範嗎?

 

在現行法律規範下,當使用者認為自己的隱私遭到侵犯時可以行使私權力,包括循民法或消費者保護法途徑,向line提出告訴,並在法庭上提出個人隱私遭侵犯的證明與可估算的損失,要求企業賠償,當然,隱私外洩的損失基本上是無法估算的。然而這是個人與企業之間的戰爭,大多數人並不會選擇採取的動作,簡直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如果不是真的受到重大傷害,最多就是選擇不使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在「個人資料保護法」修訂通過並頒布實施開始,這個問題就不單單只是私權力領域來來到了公權力領域,政府單位可以行使公權力處罰 Line,以保護使用者權益,但這樣的法律還不完整,其中尷尬的是即使個資法實施了,Line(或任何企業服務)只要在中華民國境內沒有企業實體,這樣的法律也就沒有行使權,在 Line 或任何企業服務於中華民國境內設立企業實體之前,我們其實只能選擇盡可能的自保。雖然 Line 嚴格說起來可能並沒有實質上的法律責任,但對使用者絕對有道德倫理上的責任,站在企業服務的立場上,Line 最基本也應該對使用者負起說明與承諾的責任,畢竟沒了用戶Line 還有生存於地嘛?

 

如何簡單避免line的帳號被盜用

 

  1.  定期更改密碼: 大多數用戶都有安裝Line電腦版,並有一組帳號密碼來登入,病毒也許就是藉此管道獲取我們的帳密,所以大家盡量避免在公用電腦登入使用,且設定英文和數字混雜的密碼,以加強強度,盡可能定期更新,以減低被盜的風險。
  2.  不隨意公開個人ID: 公開ID 雖然方便搜尋,但有時也容易吸引不認識的人要求加入朋友,雖然用戶可使用封鎖然後刪除,但不要公開更可以避免陌生人的邀請。
  3.  通訊錄管理,不亂加好友: Line有一個功能就是會讀取手機通訊錄,自動將聯絡人加為朋友,但是為了避免加入不那麼熟的朋友,或是只要取得電話號碼的陌生人請求加為好友。建議取消自動加好友的功能,就比較不用擔心了。
  4.  取消連動中的應用程式: 不論是之前火紅的Line Pop或是Line Play等一系列的Line遊戲,因為都有請朋友送愛心邀請等機制,於是會要求授權讀取我們和好友的個人資料,如果害怕資料會洩漏出去,大家可取消連動中的應用程式,儘可能降低個資被盜的風險。

 

line幾乎成了現在人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如果能有效的利用上述幾個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個資,並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才能安全的保護自己,方便的使用它呢!

 

參考資料

http://www.netadmin.com.tw/article_content.aspx?sn=1311140002

http://www.cool3c.com/article/67758

http://techorange.com/2012/03/21/line-privacy-issue/

http://nitoc.blogspot.tw/2012/05/line.html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14529

http://www.6law.idv.tw/6law/law/%E9%80%9A%E8%A8%8A%E4%BF%9D%E9%9A%9C%E5%8F%8A%E7%9B%A3%E5%AF%9F%E6%B3%95.htm

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319963&ctNode=28156&mp=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yilala 的頭像
    chiyilala

    chiyilala的部落格

    chiyil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